輔導組
宗旨
配合學生成長的需要,透過預防性、發展性及輔助性的工作,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,以達致教育的最終目標。協助學生認識及發展成長期的健康心理。
1. 讓學生在個人、群性、學業及事業四方面的發展掌握基本的知識、技能和態度,啟發他們的潛能;
2. 提供個別或小組輔導,協助有需要的學生;
3. 建構友愛及關顧的學校文化;
4. 識別、輔導及轉介有需要的學生接受適切的輔導服務;
5. 促進家校合作和發展家長教育;
6. 為其他老師提供與輔導有關的培訓和諮商服務;
7. 設立學校自我評估機制,確保輔導服務有效地推行。
年度計劃
(1) 關注事項1:推動學校發展成為學習型社群
目標 | 策略 |
․ 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致其學業成績有所進步 | ․ 透過「朋輩輔導計劃」中的功課輔導班,由高年級同學照顧和協助中一同學適應升中學業上的轉變,逐步建立自學能力。 |
․ 學生的多樣性學習能力得到照顧 | ․ 與各科組合作,為特殊學習需要學生在學習上提供適切支援。 |
․ 教師專業分享文化逐步形成 | ․ 召開定期的個案會議,為老師提供交流輔導學生心得、共同協謀對策的機會。 |
․ 鼓勵老師進修有關課程,緊貼社會需要,並於組內分享,提升輔導技巧。 | |
․ 與其他社會服務機構合作,舉行教師工作坊,為學校老師提供熱門學生問題的辨識及介入工作的培訓。 |
(2)關注事項2:建立及鞏固學生的正面價值觀
目標 | 策略 |
․ 提升學生的責任感 | ․ 「朋輩輔導計劃」中,輔導員須出席6節不同主題的訓練,內容包括輔導技巧訓練、個案討論及班級活動設計,亦提升同學的領導才能。 |
․ 參加怡和集團及醫院管理局的「Teen使行動 — 青少年思健推廣計劃」先導計劃,以校本及全校參與形式推廣精神健康的訊息。 | |
․ 與TUF計劃合作,在「朋輩輔導計劃」的訓練中,加入生涯規劃的元,讓輔導員在服務中達到「助人自助」的目的。 | |
․ 提升學生的抗逆能力 | ․ 與東華三院越峰成長中心合辦「健康校園計劃」,「健康達人」講座為同學建立正確的價值觀。 |
․ 於初中推行兩性關係教育工作坊,讓學生學會珍惜自己及兩性相處態度,建立正確的兩性觀念。 | |
․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石硤尾會所合辦區本計劃----「Teen能多元發展計劃」,透過參觀、歷奇活動、工作體驗、領袖訓練營等,學習如何面對困難,不輕言放棄。 | |
․ 與香港家庭福利會合辦「健康網樂達人」計劃,協助學生建立健康網絡習慣及提升時間管理能力。 | |
․ 推行朋輩輔導計劃,內容包括班級活動及功課輔導,為全校中一同學提供升中學業及學校生活適應輔導。 | |
․ 推行教育局「WE」正向動力計劃(中學版),為學生建立正向心理態度。 | |
․ 與不同機構合辦情緒管理及精神健康小組活動,讓學生認識自己,建立正面的人生態度。 | |
․ 外購臨床心理學家到校服務,為有需要學生提供情緒及心理個別輔導。 | |
․ 參加怡和集團及醫院管理局的「Teen使行動 — 青少年思健推廣計劃」先導計劃,以校本及全校參與形式推廣精神健康的訊息。 | |
․ 舉辦家長小組及親子小組,透過家長教育及家庭關係改善,令家校合作更見成效。 | |
․ 舉辦備試狀態調整工作坊,提升中六學生面對公開考試壓力的心理質素。 | |
․ 學生能及早規劃未來 | ․ 透過與校外機構合辦不同形式的活動,擴闊學生的眼界,增加學生對社會的認識。 |
․ 舉辦「學習新里程」輔導計劃,讓學生認識自己、確立發展方向;亦在最後一節與升學就業輔導組合作,邀請VTC面試成功的學生作分享,為未達標學生加入較多生涯規劃元素。 |
小組名單
黃年鳳老師(輔導主任)、羅敏儀老師、陳慧敏老師、梁孝儀老師、
梁凱詩老師、陳嘉棟老師、黃永東先生(駐校社工)、李芷欣姑娘(駐校社工)
網上資源
機構名稱 | 電話 | 網址 |
社會福利署熱線 | 2343-2255 | |
香港明愛家庭服務向晴熱線 | 18288 | |
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 | 2389-2222 | |
生命熱線 | 2382-0000 | |
東華三院芷若園 | 18281 | |
和諧之家 | 2522-0434 | |
協青社青年熱線 | 9088-1023 | |
香港青年協會(關心一線) | 2777-8899 | |
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熱線 | 2711-6622 | |
思覺失調熱線 | 2928-3283 |